弟子规网 欢迎您!

尊老爱幼

发布时间:2023-10-17

中国传统处世思想,重视兄弟关系,当然,这里的兄弟关系,不仅仅是指在家庭内部,家庭外部也同样如此。实际上,经典的儒家思想更是如此。《弟子规》中针对此点,也做出了具体的要求。那么,现实生活中,长幼之间应该遵循哪些礼仪呢?《弟子规》讲:“或饮食,或坐走;长者先,幼者后”。意思是说,对待兄长要懂礼貌,吃饭,坐下或行走时,都要先请长者在前,幼者随后。

现今社会,在家里,孩子是皇帝,他要做什么,全家人都得听他的。无论是好吃的,好玩的,都得以孩子为先。当然,也有人调侃地说“哪里是孩子,简直就是爷啊”。的确,如今的教育观念太强调爱幼了。从道德角度来讲,“长幼有序”是一种很好的伦理关系,然而却被很多人忘却了。《弟子规》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要先知道长幼之序,养成一种谦卑的观念和习惯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“尊老爱幼”。当然,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。因而,需要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。那么,现实生活中,在与人相处时,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呢?

第一,在家里,要尊重长者,凡事都要学会礼让 在家与父母或其他长辈相处时,我们要懂得尊敬长者,凡是长者喜欢吃的东西,我们要学会让对方先吃,主动把一些好的食物留给长辈。同时,吃饭的时候,要尽量等到长辈到齐后才能开始吃饭。当然,还需要让长辈先动筷,以示自己的尊重之情。

第二,尊敬长者,还要体现在坐、立、行走上 《弟子规》中讲:“长者立,幼勿坐;长者坐,命乃坐。”意思是说,长者站着的话,晚辈不能坐。只有长者坐下来,要求晚辈坐的时候,你才能坐下来。作为晚辈,在走路和坐下时,也要做到“行不中道,坐不中席”。这也是一个人能否尊老敬老的体现。这就要求我们在走路时,如果身边有长者,应该请他们走在中间,自己跟在后面,当然,如果情况特殊时,晚辈还要及时上前帮助引路。坐座位时,那些尊位也是留给长者的。

第三,尊重所有的长者。在古人看来,一个人有君子作风,不仅要尊重家里的长者,更应该把这种精神推广到全社会长者的身上,正所谓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”孔子说:“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。”的确,如果能够将兄弟之道推己及人,那么,人与人之间自然会像兄弟一样亲密无间。

《弟子规》要求我们从小要树立起“长幼有序”的观念和尊敬、照顾长者的意识。“长幼有序”的先贤遗训在现代人际互动关系中仍能发挥良性的作用,因而,作为现代人更应该多向古人学习,时刻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。

关爱老人尊老爱幼素材图片免费下载-千库网





上一条:子女该如何给父母守丧

下一条:汉明帝尊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