弟子规-无以规矩,不成方圆
发布时间:2023-06-14
有心理学家说,你要做一件事情,如果思考难做的地方,考虑如何克服各种障碍,到底是否值得做,仅仅过了二十秒,这件事情就很可能放弃了。
我们的人生就是由这些细节构成的。其实事情,都是在消耗了我们大量的心理能量之后放弃去做的。仔细考虑下来,不知道放弃的事情有多少,错过的机会又有多少。所以,各位还真别以为自己的毅力有多强,心里想的到时候就会去做。一个简单的问候,都有可能因为种种情景、种种念头,而阻碍我们去做。
那么,我们该怎么办呢?怎样才能尽量少消耗心理能量呢?方法之一就是养成习惯。
古人就规定了仪轨,即一定的仪式,或者叫规矩。《弟子规》中的“规”就是规矩,这种规矩,是由不得你多想、大家都会催促你去做的。仪轨,有助于我们养成习惯。古人认为这种仪轨只要被坚持就会养成习惯,以后做起来就会顺其自然融入到你的行为之中,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损耗的可能。
仪轨是不断地提醒你,去强化某种想法的一个工具。这也是“礼”出现的原因之一。“礼”也是一种仪轨,古人认为“礼”是内心德行的外在表现,是一个承载的平台。讲明白内心的动力,再去讲“礼”,“礼”就变得很合理了;如果不讲内心的理解,单纯去追求“礼”,则会让大家不明所以。如果没有这种仪轨,完全凭自己的内心去升起积极情绪,其实是很难实现的。
综上,之所以说习惯难于养成,本质上说是认知不够,只是知道要去做,但是潜意识或者说内心并没有形成强大的动力,这时候,如果没有规矩作为个人的道德标准,那么放弃与失败就会成为人生的主旋律。
|